12月1日下午,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安排部署当前和下一步“三农”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黎建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罗国才,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妮等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会议。
黎建军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等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找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把握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方向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三农”工作的实绩实效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二十大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部署在勉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黎建军强调,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五大振兴”,“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基础持续稳定、巩固衔接有力有效、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特色品牌加速创建、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顺利破题,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全县上下要深刻把握全县“三农”工作形势,进一步坚定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全力以赴,加快补齐短板,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黎建军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速加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要扛牢稳粮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验,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粮食绝对安全。
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百日提升”“百日督帮”“三宣讲、三核查、两解决、两提升”等专项行动,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精准落实住房、饮水、教育、医疗、就业等政策,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施分层分类帮扶救助,守牢防返贫底线。
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3+4+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点)、壮大集体经济、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任务,集中精力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要以“沔水春”县域公共品牌建设为重点,持续开展“沔字号”特色品牌开发,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对接争跑,以项目、产业带动农村发展,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扎实推进道路提升、供水保障、电网升级、住房改造“四大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坚持示范引领带动,重点推进市级乡村振兴试点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持续深化“十镇创优、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道路绿化亮化”等工作,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山长制”“路长制”,全域全方位提升乡村大环境治理水平。
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力争到年底前,全面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主体,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要带动小农户节本提效增收。用好“两山资源公司”平台,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资本资产,切实把生态优势高水平转化为经济优势。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好本地历史、革命和乡土文化的挖掘阐释,用好三国文化、武侯诸葛IP、方济众等名人故里等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农旅、文旅融合项目,真正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
要开创乡村治理新格局,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做优“农村5+1、社区7+1”组织体系,加快建设“网格化+责任化+信息化+实战化”的网格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度、时效性。培树文明家庭,充分运用道德积分银行载体,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发挥村规民约、乡贤等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黎建军要求,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压紧夯实“三农”工作责任,以过硬作风能力推动“三农”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往具体抓,在全县营造重视农业农村、促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要锻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加快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推广“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党委+产业园”等模式,促进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要增加金融资源、人才力量、科技研发等方面投入,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图文:李佳恒(县委办)任君怡(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