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川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11366”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不断完善提升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切实把全镇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保民生、护稳定,兴产业、激活力,奋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受县委、县政府以上单项奖励12项:
一、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一是组织安排“四支队伍”和网格员,对标“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对全镇所有农户开展遍访工作,查看专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脱贫稳定。二是定期召开驻村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学习政策文件精神,督促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工作任务,提升户下政策知晓率及满意度。三是镇村对照自查和反馈问题做好整改,对有返贫风险户及时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落实帮扶联系人,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持续做好政策保障。一是探索适合各村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目前全镇产业发展已形成“两种两养一回收”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全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全覆盖的目标。近年来烟叶种植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镇产业新的发力点,拓展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帮扶力度。目前全镇有农村低保户407户792人,特困供养户62户63人,对重点人群经研判符合条件的,做到应纳尽纳。三是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夯实“七长”责任,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1036人入学就读信息台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等政策。四是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脱贫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签约服务签约率均达100%。
二、加强追赶跨越,综合实力更加壮大
1、传统产业稳步发展。完成辣椒种植1500余亩,大豆玉米套种1420余亩,实现年收益约70万元;秸秆综合回收约900余吨,创收54万元;发展大豆玉米套种项目1420余亩,烤烟1200余亩,增收80余万元,土地流转收入约48万元;光伏发电年收益超16万元,所有村(社区)合作社年收入超10万元。
2、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完成招商引资7.6331亿元,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包装18个,谋划重点项目15个,其中产业类项目8个,制造业类项目4个;2千万至1亿元项目9个,1亿元至5亿元项目2个,5亿元至1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项目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22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132723万元。
3、不断加强财政管理。截至目前财政涉农整合项目共计11个,共计支出339.56万元,支出比例达90.92%。“一卡通”涉及项目24个,870.88万元,做到了“零”现金发放和“零”上访。
三、稳中有进,民生改善推动有力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9支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60余次,向县级推荐道德模范2人、最美系列人物2人,表彰先进模范27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公益电影服务104场次。镇中心小学成立学生非遗表演队2支,培养学生演员40余人。开展理论政策宣讲80余场,镇党委中心组学习9次。
2、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461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78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5个,落实务工交通费补助728人30.5万元。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全年补贴自主创业4人2万元。新纳入低保家庭17户35人;落实各项救助115人次,救助金额7.61万元;认证孤儿2名,落实保障政策。
3、全面强化卫计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100%。截至目前,我镇累计出生61人,出生政策符合率100%,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100%。累计享受计划生育合疗补助2187户4438人44380元,计生特殊家庭合疗补助39人10050元,贫困计生家庭大学新生补助3人90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215户370人61245元,申报一次性生育补贴6户20000元。
4、防汛抗旱及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协同配合汉江综合整治,开展河道日常巡查工作,加强河道偷采砂石和河道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属地监管。对“四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落实人饮管护人员及巡查机制。落实防汛检查和值班责任,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充足,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及设备正常发挥作用。
四、共建共享,资源环境持续向好
1、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组织开展以“净美镇川,从我做起”为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达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悬挂32条宣传条幅,新闻报道5篇。清扫面积4000余平方米,清运垃圾近46吨,清除小广告100余条。对集镇进行大整治,清除乱搭乱建2处,取缔占道经营摊点5处,治理户外乱堆乱放商户3家,发放告知书30余份。大力开展户厕改革,完成卫生厕所改造200户。
2、秸秆禁烧常抓不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加强巡查监督。成立秸秆禁烧巡查执法组,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实行全天候驻守、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现象,并对相关责任人按标准处罚到位。
3、林业工作规范有序。一是加强秦巴生态保护,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做好松材线虫病等防治,严格管控林木采伐。落实火灾应急预案,抓好秦巴生态保护“五乱”问题整治。二是加大生态扶贫政策落实力度,做好公益林和退耕还林补偿兑付工作及生态护林员续选聘和监管工作。三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林山长制”工作,构建镇村生态环保监管网格。
五、整合优化,社会管理持续完善
1、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举办2期法治建设应知应会测试、落实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执法人员培训考核100%,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开展7次法律集中宣传活动、设置3次咨询台、发放6000余份法治宣传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4轮次、参与人数310人,预防矛盾纠纷140余件,摸排处理16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2022年创建为市级“平安镇”。
2、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15条措施和全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50条措施。落实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坚持将安全监管贯穿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在常态化“进知解”等走访入户活动过程中,累计发放安全宣传册6000余份。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型安全演练4次,提升群众安全逃生本领和救灾能力。组建9支镇村两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设置9处集中安置点,及时应对“四边三撤”。
3、药品食品监督加大力度。截至目前全镇食品流通企业44家,6家小餐饮、10家餐饮单位(含4所学校)均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常检查过程中现场对经营药品、食品检查处罚案件7件。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六、凝心聚力,党的建设更加强化
1、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智慧党建云平台、陕西干部网络学院为载体,切实加强学习,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统战工作职责明确,指导辖区内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规范化建设及活动,引导镇内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防汛救灾捐赠活动。截至目前全镇共有7名优秀大学生青年入伍参军,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2、切实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以“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已完成发文授牌“三星”党支部2个、“四星”党支部6个、申报创建全县首批“五星”党支部1个。高质量规范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纳新3人,年龄学历均实现优化提升,储备培养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20余人,为下一步党员发展工作提供充分保障。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组织党员、群众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探索强村辐射带动、联村抱团发展、村企合作共赢等多元化路径,整体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盘活资产、产业扶持和财政投入等方式,实现年内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目标。
3、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镇纪委协调督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扛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督查检查11次,查办案件12案12人,实施“第一种形态”15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中省市县重要文件精神12次,结合纪律学习宣传月工作开展纪律知识测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纪律法规的认识理解。剖析学习县纪委通报典型案例4次,在村(社区)开展以案促改工作3次,全面提高全镇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与廉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