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勉县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县内重点企业、各村(社区)实地调研空气环境质量,收集群众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职能部门及时整改,助力全县环境质量提升。
强化企业源头监管,巩固废气治理成效。勉县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建材、矿产等工业产业占比偏高,生产过程中会有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县人大监督市生态环境局勉县分局重点开展企业涉气排查工作,严格按照“每家企业必到、每个加工现场必看”的原则全面开展,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去年以来检查企业60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立案处罚12起,罚款金额171.78万元。
听取农业生态环保意见,做好疏堵结合文章。去年起,勉县人大将收集总结的秸秆焚烧高发区域反映给了综合行政执法队等部门。依托秸秆禁烧宣传、推广秸秆利用技术、强化监督巡查与执法处罚等“疏堵结合”措施,全县的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在畜牧养殖废气治理方面,人大代表们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邀请农技专家来到现场,指导辖区内的各家畜牧业企业做好硬件投入,确保臭气治理设备全天24小时运作,减少臭气产生。
形成问题闭环管理机制,打好蓝天白云保卫战。当前勉县共有建筑工地19处,其中18处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建设。根据往常经验,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此,人大代表们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深入各工地实地巡查,向主管单位和执法部门集中反映了部分工地扬尘防护不全面、喷淋设施不到位、扬尘控制难、车辆运输撒漏等问题和现象。
县住建、环保、交通等多部门迅速建立起联合监管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同作战,通过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建立“黑名单”制度、约谈施工单位责任人等方式,要求施工方按时按质闭环完成整改,形成对工地及其周边环境卫生治理的强大合力。
去年以来,在勉县人大的监督助力下,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同比增加12天,空气综合指数3.04,同比变好11.9%;境内汉江干流、支流地表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全县优良水体占比100%;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投资13亿元完成环保绩效A级改造,尧柏水泥、三立矿业完成B级绩效升级改造;270家餐饮企业建立清单台账,规范管理;全县成立县镇村三级禁烧固定值守点213个,巡查队伍355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