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心理健康是人类全面素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在明显加大,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心智尚不成熟,面对成长、生活、学习等认知极易出现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给一些家庭带来很大困扰,也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的消极影响。近年来,一些学校相继发生中小学生坠楼、跳河、服毒等心理极端事件,对家庭对社会影响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体育课及课间休息时间。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大部分中小学都未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多为兼职,且缺乏专业知识,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需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为加强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建议:
1、加强我县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或者是教材的选择上规范化安排。
2、县级中小学相关领导负责人应和县级医院心身医学科有资质的医生进行联合,每周进校园进行中小学生心身健康教育现场公开课,让中小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保持自信,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长大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3、学校应做好健康服务,让青少年茁壮成长。除了主课之外,应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合理安排提供兴趣爱好班,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不在占用中小学生体育课程。
4、学校和医院心身医学部门应同时重视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尤其是在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情况时要分析或者诊断,是否是一些器质性的疾病或者基础疾病导致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5、同时,家庭对孩子们的成长也要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平时可以通过以朋友的方式方法交心谈心,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疑惑,提升心情相关发泄释放可能更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6、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应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7、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第一提案者:唐自银
主办单位:教体局
会办单位:卫健局
唐自银 勉县医院骨二科
祁 蓉 勉县实验小学